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我家的“剃头大师”

来源:丹灶有为周报2021年11月04日    

◎刘承港

一天,妻子正在给儿子辅导功课,一看《剃头大师》这篇课文,她马上笑了起来:“试想,如果技术好的话,作者为什么不用《理发师》作为题目呢?所以,我猜这一定是篇有趣的文章。”辅导完功课后,她仍意犹未尽地问儿子:“我家的剃头大师是谁呀?”儿子笑嘻嘻地指了指我。

其实,我之所以能成为我家的“剃头大师”也是赶鸭子上架,被逼无奈。记得儿子出生后不久,就该理发了,可去理发店又担心他不配合,安全起见,我特地购买了充电式儿童理发器准备操练起来。

我先把儿子放入宝宝椅,将他头发打湿,谁料我刚一打开理发器,蜂鸣声在他头顶响起,小家伙居然给吓哭了。他一哭,我也惊出了一身汗,趁妻子哄他的空儿,我又定了定神,拿着理发器飞快在儿子头顶掠过,只见他柔软纤细的发丝立即东倒西歪乱糟糟。

我尝试着调深了理发剪的长度,用梳子小心翼翼比量着,在儿子左前额轻轻剃了下,却马上呈现出了一个“浅坑”。这次理发,我用时达四十多分钟,竭尽全力终于给儿子剃成了“狗啃式”发型。而且事先没给孩子披上绸巾,以至于他棉质衣服上净头发茬儿,清理起来很费事。

因为这,我没少遭到亲友们的调侃。倒是父亲自告奋勇地对我说:“为了省钱,以后你给我理发,反正老汉儿也不追求什么新潮发型,给我推成光头就行,现在主要练你理发时手上的力度掌握。熟能生巧,要有信心。”

从此,我一有空儿就回老家,给父亲剃头练手艺。每次,父亲都规整地坐在椅子上,微低着头,可看到他花白的头发,脖颈处满是细皱纹的肌肤,我喉头还是禁不住感到一阵酸涩,时光啊,请善待眼前这位老人吧,他为了我,已经付出太多太多了。

我尽量手法轻柔地给父亲剃头。他微笑着半眯起眼睛,好像喝了几两白酒那么怡然自得。甚至有几次,理发剪夹住了他的头发,戳到他的耳朵,他也是笑着“嗬呦呦”两声,仍旧一副很享受的样子。有一段时间工作忙,再见到父亲,他两边的头发都遮住了上耳廓,为此我很自责,可他却宽慰我:“放心,我一定等你回来给我理发。”从此,“理发”成了我们父子之间传递感情的暗语。

逐渐,我像模像样地会理平头了,如今,我已能给儿子理出比较心仪的发型,而父亲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多。我想:这或许是我能够成为我家的“剃头大师”的根本动力之所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