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政法大学调研团队考察丹灶镇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
创新社会治理方式 化解基层社会矛盾

■南海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调研座谈会现场。
珠江时报讯(记者/吴玮琛实习生/谢肖珊摄影报道)7月28日,西北政法大学调研团队来到丹灶,调研丹灶镇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的相关工作情况,了解丹灶镇践行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和化解基层社会矛盾工作等内容。
调研组通过座谈会议,实地考察、现场观摩等方式,先后参观了社区民警中队调解室、孙汝和个人调解工作室、南海区诉前和解中心丹灶人民法庭工作室、丹灶镇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丹灶社区等单位和部门,全方位地了解丹灶镇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具体情况
去年年初,丹灶落实组建丹灶镇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自成立以来在化解基层社会矛盾,维护基层和谐稳定取得了明显成效。该中心充分整合各方资源,在夯实村(居)调委会的基础上,不断创新警调对接、访调对接、诉调对接“多位一体”的联动调解工作新模式,深入开展诉源、访源治理,引导群众依法理性有序反映诉求,把矛盾纠纷化解工作纳入法治轨道。
目前,丹灶镇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共有18名专职调解员,分别派驻镇信访中心、人社分局、丹灶法庭、社区民警中队以及丹灶社区、金宁社区、东联社区、西联社区等矛盾多发的区域,就近开展各类矛盾纠纷的化解工作,形成“一中心统筹+多部门驻点联合+村(居)基层预防”的纠纷多元化解联动机制,通过定期排查和处理社会矛盾纠纷,实现调解架构网格化、常态化。
在此基础上,丹灶镇先后成立了谢苏个人调解工作室、冼童辉个人调解工作室及孙汝和个人调解工作室,着重打造品牌,从而推动丹灶个人调解工作室向更专业、更成熟、更具备个性品牌的方向发展。截至今年6月,丹灶镇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共调解1461件案件,调解成功率达85.2%。
调研团队对此次调研工作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丹灶镇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架构颇具特色且成效明显,整合多方力量,巩固专职队伍工作有值得借鉴之处。”西北政法大学法学教授褚宸舸表示,调研组了解丹灶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经验后,将从理论层面进行提炼总结,整合相关资料汇总成调研报告,结合城乡“本土化”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特色提出完善方案。
(《创新社会治理方式 化解基层社会矛盾》由珠江时报社为您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