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继光 在战斗中为人民服务


从2021年国庆档到2022年春节档,从《长津湖》到《长津湖之水门桥》,长津湖系列电影将我们带回历时两年零九个月的抗美援朝战争。
在一场场敌我实力悬殊的战役中,志愿军战士舍生忘死、奋勇作战,在炮火中前赴后继,涌现出无数战斗英雄。其中黄继光在上甘岭战役中舍身堵枪眼的英雄壮举,激励和
教育了几代人。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在连天烽火中,黄继光不忘给母亲写家书,字里行间无不流露着一腔热血和满怀牵挂。
我们一起品读这封70年前的家书,认识一个鲜活真实的黄继光。
黄继光给母亲的家书(节选)
母亲大人:
男於阳历十月二十六日接到来信,知道家中人都很安康。目前虽有少些困难,请母亲不要忧愁。想咱在前封建地主压迫下,过着牛马奴隶生活。现在虽有少些困难,是能够渡过去的。要知道咱们英明共产党,伟大领袖毛主席正确领导下,幸福的日子还在后头呢!
现在为了祖国人民需要站在光荣战斗最前面,为了全祖国家中人等幸福日子,男有决心在战斗中为人民服务,不立功不下战场!……
最后,请母亲大人及全家人等保重身体,并请回信一封,把当地情况,土改没有,及家中哥哥嫂嫂生产比前好吗?(一并告知)。
一九五二年四月二十九日
战争间隙,他写下决心与牵挂
黄继光是四川省中江县人,1931年1月8日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51年3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成为志愿军第15军45师135团2营6连战士,后随部队开赴朝鲜战场。
战争间隙,黄继光不忘给母亲写信,他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安慰、鼓励母亲,牵挂着家乡土改情况,畅想着未来幸福生活,并向母亲坚定地表示,一定要杀敌立功,为家人、为祖国争光!
当时谁也没想到,这是他人生最后一封家书。
战斗中,他用身体扑向敌人枪眼
1952年10月,上甘岭战役打响。19日晚,黄继光所在的第二营奉命向上甘岭右翼597.9高地反击,必须在天亮前占领阵地。眼看负责爆破的战友一个个倒了下去,离天亮只有40多分钟,黄继光主动请缨,带着手雷和两名战士爬向敌人的火力点。
离敌人火力点只有三四十米时,一名战士牺牲,另一名战士负重伤,黄继光的左臂被打穿,血流如注。他忍着伤痛继续前进,接近火力点时,他把手雷投了出去,但未能完全摧毁敌人的火力点。
最终,他拖着重伤的身躯,一跃而起,用身体扑向了敌人的枪眼,挡住了敌人的火力。黄继光壮烈牺牲,年仅21岁。部队乘势前进,攻下了高地,全歼敌守军两个营。
部队党委追认黄继光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志愿军领导机关给他追记特等功,并追授“特级英雄”称号。
失掉一个儿子,还有千千万万个儿子
两个多月后,黄继光的母亲邓芳芝去赶集,才知道儿子在朝鲜前线牺牲的消息。这位英雄母亲强忍悲痛,给前线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写了一封信,勉励前线的志愿军战士英勇前进,争当英雄模范。
信中这样写道:“现在,光儿是做到了他自己说过的话了。他为了多数人过幸福日子,牺牲自己,他有志气。”“我失掉了一个儿子,现在却有了千千万万个儿子。”“亲爱的儿女们,我像爱光儿一样地爱着你们。我希望你们也像光儿一样,在彭司令员的教导下,英勇作战,更多地消灭美国鬼子,为光儿报仇,叫全世界的人都过和平、幸福的好日子。”
后继有人,官兵传承黄继光英勇献身精神
正像邓芳芝所期望的那样,英雄部队后继有人。1961年,黄继光所在六连随部队从步兵改建为空降兵,而黄继光则成为这支部队官兵心中最耀眼的名字。
60多年来,每当新兵下连,大家都要参观荣誉室,在黄继光的铜像前宣誓。老兵退伍时,在铜像前举行告别仪式,郑重地摘下帽徽和肩章。每逢部队外出驻训或执行重大任务,官兵们都要在黄继光铜像前宣誓:“发扬黄继光英勇献身精神,誓死完成任务!”
英雄精神化为一种责任、一种基因,指引着官兵们用实际行动继续书写着英雄的故事。
整理/珠江时报记者卢赞玉(资料来源:新华社 央广网 共产党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