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新闻网首页 南海 镇街 政策 文化 专题 直播 视觉南海 更多
  • 微信头条
  • 信息发布
  • 经济
  • 情报站
  • 音视频
  • 活动
  • 公告
珠江时报数字报 - 南海新闻网
  • 2022年09月23日
  • 返回头版
  • 返回版面
  • 标题导航

    第A01版:要闻

    • 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
    • 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推动实现农村更富裕生活更幸福乡村更美丽
    • 联动科技敲钟上市
    • 抓实学校主体责任护航师生舌尖安全
    • 时代呼唤实业家与投资人的相向奔赴

    第A02版:要闻

    • 民生为本 让幸福像花儿一样绽放

    第A03版:要闻

    • 3条公交地铁接驳线来了
    • 红色班组助推企业转型升级
    • 时代呼唤实业家与投资人的相向奔赴

    第A04版:要闻

    • 委员称更懂协商更善议政
    • 社区矫正迈向规范化专业化智慧化
    • 口岸危险品“泄漏” 多部门紧急“抢险”
    • 领导干部在岗带班筑牢防火安全屏障
    • 装修工程存在隐患责令施工单位停工

    第A05版:镇街

    • “面子”更美 “里子”更实
    • 电瓶车入户充电智慧监管系统3秒报警
    • 粉尘收集不完善家具企业被“点名”

    第A06版:文明佛山

    • 新市民常态化巡河护河
    • 把员工当家人 把慈善当事业
    • 九江超110万人次参与一元爱心捐
    • 公交开进幼儿园萌娃学习安全知识

    第A07版:映像

    • 不负光阴不负秋
    • 广发车主卡切入新能源汽车服务,绿色金融产品版图持续扩大

    第A08版:天下

    • 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
  • 数字报首页

A02:要闻

民生为本 让幸福像花儿一样绽放

“十三五”期间,全区民生投入累计达817亿元,年均增长10.8%,占财政支出比重67%

2022年09月23日

■市民开心地游玩古村。 珠江时报记者/方智恒摄

■小朋友在公园玩耍。 珠江时报记者/方智恒摄

■学生幸福快乐成长。(资料图片)

民,乃城之本。

“人”是现代化活力新南海的根本。过去十年,南海常住人口净增90多万,目前常住人口超370万。巨大的人口流量,为南海城市发展注入了新活力,伴随而来的是人民美好生活需求日益多元,基层社会治理面临新情境。

民生,事关千家万户,事关“国之大者”。

鲜明的民生底色,是幸福之城的最好注解。十年间,南海四度荣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区”,民生数据折射幸福生活,民生关切变成民生福祉,基层社会治理走向善治。让美好生活触手可及,是南海的愿景,更是南海的行动。

在这座活力之城,民生善政,让幸福像花儿一样绽放。

民生数据折射幸福生活

今年教师节前,“南商教育基金”奖教奖学大会表彰一批优秀教职工、优秀学生和“有为家庭”。7年来,“南商教育基金”累计表彰奖励优秀教师、学生和团队超17000人次,优秀家庭800多个。

三尺讲台系国运。越来越美好的南海教育里,蕴含着南海民生领域的温度和厚度。党的十八大以来,南海坚持改善和服务民生,让更多“真金白银”流向民生领域,托起群众“稳稳的幸福”。

“十三五”期间,是南海区历史上发展最快、质量最好、变化最大、民生改善最多的时期。这几年,南海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推进就业形势持续稳定,民生保障安全网织密扎牢,全区城乡居民收入均衡水平位居全国前列。全区民生投入累计达817亿元,年均增长10.8%,占财政支出比重67%。

这些民生数据,都折射在南海人民的幸福生活里。

“南海的孩子是幸运的,优质均衡、面向全体学生、办好每一所学校,这是美好的南海教育,我女儿便是其中的受益者!”女儿徐依婧从南海艺术高中走向中央音乐学院,徐敏发自肺腑地感谢南海教育。

如何让教育更美好?教育投入是最直接的表现。2016年至2020年,南海每年拿出四分之一的政府财政支出投入教育领域,累计新建扩建中小学校80所,新增优质学位超8万个,擦亮“品质教育,学在南海”的金字招牌。

劳逸结合,人生至乐。闲暇时刻,市民郭海柏总喜欢到家附近的半月岛生态公园遛弯,“历时5年改造的公园配套设施更完善,更方便居民休闲娱乐。”

在南海,随着公园化战略的实施,大小公园在南海“遍地开花”,南海的绿地面积从2012年的1627万平方米,增至2021年的2686万平方米。推窗见绿、出门入园已是日常,抚慰人们在城市中焦躁不安的心。

数据无言,掷地有声。弹指十年,一组组“硬核”的数据,一张张发自内心的笑脸,诉说着南海的幸福巨变。

“民生清单”兑现“幸福账单”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就业岗位、上学学位、医疗床位、停车车位……过去十年,南海将“民生清单”兑现成百姓“幸福账单”,一笔一画,勾勒出市民可见可感的“小幸福”。

老有所养、病有所医,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愿景。

家住狮山镇罗村的空巢老人刘姨,在“南海健康”小程序上“点单”请人上门清洁,这一订单很快转至南海智慧养老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发包”,由入库服务商为她提供服务。

2017年,南海在全省率先上线智慧养老综合服务平台,为长者提供144项养老服务。而今,南海以智慧养老综合服务平台为“网”、机构养老为补充、社区养老为依托、居家养老为基础,构建“一网三层”立体养老服务体系,一个社区“15分钟养老服务圈”正在形成,让长者从“养老”走向“享老”。

养老有依靠,病患也有“医”靠。

因为身患糖尿病,家住夏南一社区的吴姨需要定期去医院复诊、拿药,“自从签约了家庭医生,我不但能享受免费健康咨询服务,糖尿病复诊和取药问题也一并解决。”

针对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南海2013年开始搭建区、镇、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至今基本建成“15分钟就医圈”。截至2022年,全区病床床位数超万张,比2012年增加超3000张;居民门诊和住院次均医疗费用低于省、市平均水平。

在南海,这样的幸福体验日益细微、多元、充盈——

“我有明确的目标,奔着软件测试类工作来的。”在南海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上,华南师范大学应届毕业生彭序斌与心仪单位“牵手”成功。十年间,市民就业“饭碗”更稳,职业选择更多。全区城镇登记失业率从2012年的2.3%,降至2017年的2.29%,再降至2021年的2.28%,与广州、深圳水平接近。

“我会帮妻子分担一些家务,她很开心,家里每天都欢声笑语。”自从文华北路北延线通车后,市民刘浩宇每天可以多“挣”半小时陪伴家人。时间在飞逝,内联外通的交通路网在南海加速生长,轨道交通由线到网,南海人住进了轨道城市。

改善民生没有休止符,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锚定民生所需,南海定能把更多民生关切变成民生福祉,绘就幸福底色。

让“生人社会”变“熟人社区”

十年栉风沐雨,十年砥砺前行。超370万南海人既是南海城市建设的见证者也是参与者,是基层治理的受益者也是实践者。

今日之南海,城镇化率已经超过96%,与之伴随的是城乡社区从传统熟人社会形态向陌生人社会转变,以前,诸如“花钱把村搞靓有什么用,还不如多分些钱更实际”“社会治理是政府的事,与我们何干”的声音不时听到。

猛药治沉疴。面对日益增加的社会治理压力,南海全力推进南海改革发展的现代化活力新南海“1114”工作体系,聚焦治理末梢,鼓励和支持企业行业、群团组织、社会群众积极参与基层自治,破题“政府干,群众看”基层治理困局。

南海的路径,早有迹可循。

11年“创熟”,激活了居民自治力,推动“生人社会”变“熟人社区”。2011年,桂城率先在全国提出创建“熟人社区”;2021年,“创熟”经验被推广至全区各镇街的更多社区。目前,南海正在70个城市社区全面铺开“创熟”工作,并选取10个农村社区开展“创熟”试点。

如今,4300多名楼长、巷长、街长发挥着积极作用,已解决社区问题逾7000例,化解邻里矛盾纠纷3000多宗,累计开展社区活动1万余场次。

在许多农村社区,群众正从“同住一个村”向“同护一个村”转变。

在九江镇敦根社区,“两委”干部、党员、志愿者等带头打扫村道卫生、清扫积水。渐渐地,群众从打扫自家庭院到加入街坊会,志愿服务社区,扮靓家园。经过2年多的探索实践,这条卫生黑点多、社区治理力量薄弱的“后进村”,逐步形成了“1258”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模式,成为基层治理“示范村”。

在里水镇“亿元村”河村社区,每年提留40%的集体收入再发展是全村人一致同意的“硬指标”。村集体“家底厚”,河村社区既能铆足干劲,推进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又能大手笔投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迈向“净绿美”,走出了以产业反哺乡村的产村融合之路。

一人行快,众人行远。

在南海,一场瞄准基层所需的“万人志愿行”——“百队千社万人行”志愿服务行动,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南海将集结数百支志愿服务队,覆盖千个以上经济社,共同找准村(社区)及经济社治理需求、精准开展常态化志愿服务,让志愿服务的光热照到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以实际成效带动“万人行”。

显而易见,在这片热土之上,党建引领基层善治的“星星之火”正逐步形成“燎原之势”。

数读民生十年答卷

民生投入

“十三五”期间,南海民生投入累计达817亿元,年均增长10.8%,占财政支出比重67%。

数说成就

登记失业率

南海城镇登记失业率从2012年的2.3%,降至2017年的2.29%,再降至2021年的2.28%,与广州、深圳水平接近。

绿地面积

南海绿地面积从2012年的1627万平方米,增至2021年的2686万平方米。

病床床位

南海病床床位数从2012年的7041张,增至2017年的8224张,再增至2021年的10074张。

学位

南海2016年至2020年累计新建扩建学校80所,增加学位近8万个。

养老

截至2021年底,南海共有养老机构24家,养老床位7000多张,社区幸福院256家。

创熟

南海自2011年“创熟”以来,累计有超4300人成为楼长、巷长、街长,他们已解决社区问题逾7000例,开展社区活动1万余场次。

文/珠江时报记者 杨慧

珠江时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rnh222@126.com 举报电话:0757-81212540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海大道北57号 邮编:528200 电话:0757-81212540 传真:0757-83873205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粤ICP备1709719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