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新闻网首页 南海 镇街 政策 文化 专题 直播 视觉南海 更多
  • 微信头条
  • 信息发布
  • 经济
  • 情报站
  • 音视频
  • 活动
  • 公告
珠江时报数字报 - 南海新闻网
  • 2022年05月14日
  • 返回头版
  • 返回版面
  • 标题导航

    第A01版:要闻

    • 习近平同克罗地亚总统米拉诺维奇就中克建交30周年互致贺电
    • 物流保通保畅 有力保供稳链
    • 实行挂图作战 任务逐一销号
    • 佛山防暴雨响应结束
    • 政协智库添“智脑”献策活力新南海
    • 做好高校毕业生 就业创业工作
    • 广州白云机场 实现常态化运行

    第A02版:要闻

    • 雨中“警察蓝”稳稳安全感
    • 村容美村民富 更有文明润心间
    • 强化党建引领作用 推动基层治理改革
    • 丛书将送遍全市 32镇街文化场馆

    第A03版:经济

    • 建立产业化基地 推动创新成果落地
    • p33

    第A04版:天下

    • 聚焦“博物馆的力量” 线上线下同步进行
    • 广东全省博物馆达 367家藏品达 251.98万件/套
    • 勇做弹药销毁战线的急先锋
    • 美国科学家 用月壤种出植物
    • 更 正 公 告
  • 数字报首页
上一篇 下一篇

A04:天下

美国科学家 用月壤种出植物

2022年05月14日

    据新华社电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研究人员12日说,他们在从月球取回的土壤中培育出植物。这是人类首次在地球上用来自其他星球的土壤种出植物。

    路透社援引主要研究人员、植物学家安娜-莉萨·保罗的话说,看到月壤中长出绿芽,令人激动得“无法呼吸”。

    研究人员在12个顶针大小的培养皿中各放入1克月壤,用营养液浸湿,又在每克月壤中放入三四颗拟南芥种子。这些月壤由美国阿波罗11号、12号和17号飞船在1969年至1972年期间从月球带回。拟南芥常用于太空实验,因为这种植物生长周期短、基因情况为科学家所了解。

    他们把培养皿放在室温约23摄氏度的实验室里,并用发出粉色光的LED灯照射培养皿。

    种子不到3天就发芽,生长约一星期后,研究人员在每个培养皿中只保留一棵植株,去掉其余植株。在植株长到20天时,研究人员摘取叶子做基因分析。

    作为对比,研究人员还用地球火山灰培育拟南芥,火山灰矿物质构成与颗粒大小类似月壤。研究人员观察到,无论是种在月壤还是火山灰中的种子都发了芽,生长初期外表没有差别。

    然而,种在月壤中的拟南芥后来长得较慢、个头较小,根系发育不佳,更容易出现与压力相关的特征,如叶子较小、呈不健康的深红黑色。其基因活性也显示出遭到外界压力的特征,类似植物对盐、金属和氧化作用做出的反应。

    保罗说:“即使植物能在月壤中生长,它们也需要艰难地新陈代谢才能生长。”

    尽管拟南芥在月壤中发育不佳,但研究人员认为它们能长出来已经很了不起。

    另外一名主要研究人员罗布·费尔说,在月壤中种出植物意味有可能到月球上种植物,利用它们“种出食物、清洁空气、循环用水”,正如植物在地球上发挥的作用一样。

珠江时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rnh222@126.com 举报电话:0757-81212540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海大道北57号 邮编:528200 电话:0757-81212540 传真:0757-83873205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粤ICP备1709719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