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水夫妻档助力核酸检测点医疗物资保障供应
6小时分发 23万件防疫物资
今年4月,新冠肺炎疫情“突袭”,医护人员闻令而动,全镇市民认真配合,高效完成了三轮区域核酸检测,共同守护了来之不易的防疫成果。这份“里水速度”的背后,是众志成城的力量,也离不开物资储备方的“堡垒作用”。
在里水北部某防疫物资后备储备区,镇防疫物资储备方、佛山市希递康(采药人)医药有限公司董事长蔡贤周和太太杨立研,坚守在防疫物资储备线,主动组织员工参与防疫工作。在区域核酸检测开展期间,他们通力配合,仅用6小时就完成近23万件医疗物资分拣打包任务,为防疫工作有条不紊的开展注入力量。
与时间赛跑6小时完成分拣打包任务
“仓库存放的防疫物资是否充足?物资配送是否能及时到位?”4月9日,怀着“紧张感”的蔡贤周夫妻二人,正在仓库里和13名员工将防疫物品分拣归类,为需要的村(社区)提前做好物资供应准备。
如何形容这份“紧张感”?蔡贤周说,就像是与时间赛跑。在这条赛道上,他必须准备好两样东西:一是“固定储备”,指以一次性实现60万人次核酸检测的标准,保证各类防疫物资储备充足;二是“流动储备”,指每轮区域核酸检测所需的防疫物资,保证做到对接及时、有求必应。4月10日晚,第二轮区域核酸检测开展前,蔡贤周在工作微信群里收到了一条信息,让他捏了一把冷汗。原来,由于疫情防控调整需要,此前准备好的20批防疫物资需重新调整成40批,这并非看似“一分为二”般简单,而是需要根据物料配备表单,重新进行细化校对、分类分拣、分配运输等繁琐工作。
“计划临时调整,只剩下不到8小时,时间很紧,需要人手……”11日凌晨2时,蔡贤周和员工说明情况,得到了他们的支持,共同留在岗位为物资分拣做准备。而蔡贤周的亲朋好友闻声后,也选择加入其中,争分夺秒为镇防疫物资发放做好准备。比如,邓健聪、邹健乐、蔡焕红等员工默契配合,将接单、核单、打单、分拣、打包等工作开展得有条不紊;朋友得知消息后,购买了面包、蛋糕、饮用水等食物,为仓库分拣人员提供后勤帮助
……
全镇102个核酸检测点、超30类防疫物资,近23万件口罩、防护服、防护面罩手套、消毒液等医疗物资,在他们的努力下,不到6小时便完成了这次分拣打包任务。“结束后,大家都松了一口气,疲倦感和成就感同时一拥而上。”蔡贤周说。
重新排班调整夫妻上阵提供后勤保障
根据国家防护新规定,每完成1次核酸采样,医护都需对手部进行1次全面消毒,而每采10次就需更换一对检查手套……为了保障市民核酸检测的安全,必然会消耗大量的防疫物资。作为镇防疫物资储备供应方,蔡贤周深感职责所在,他尝试了多种方法,努力将消耗和供应达到平衡。过程中,蔡贤周更是夫妻档齐上阵,为各项工作对接注上“润滑剂”。
此次防疫储备过程中,蔡贤周负责统筹好公司仓储等各项工作,杨立研则负责对外,和物资供应商保持沟通对接。为了保证各类防疫物资及时到位、储备充足,两人在三轮区域核酸检测期间,选择在仓库里“住下来”,披星戴月为镇防疫工作提供后勤保障服务。
为及时响应镇防疫物资使用的需求,蔡贤周夫妻对员工进行了重新排班调整,以两班次的方式分批分时段对到货物资进行收入、分拣等工作,这不仅保证了员工健康,也提高了分拣效率,而不论是早班还是晚班,蔡贤周夫妻二人都会全程参与。
“2008年就来到里水创业,从白手起家到事业稳定,熬夜对于我来说已经习惯了。”蔡贤周说,相比工作,他更担心太太的身体会吃不消,有时劝说其回家休息,杨立研都会选择留下来陪伴丈夫。这样的“秀恩爱”,反而受到了员工及现场分拣人员的点赞,这股正能量,为他们提供了在防疫中跑赢时间的信心和动力。
文/图珠江时报记者刘伟鹏
通讯员/苏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