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丹灶 一见“氢”心
借助中国氢能产业大会平台,丹灶诚邀行业专家和展商共探氢未来

■丹灶仙湖氢谷。珠江时报记者/方智恒摄

■氢能共享单车可供市民游客环仙湖骑行。

■由仙湖实验室展出的氢燃料电池乘用车,续航里程可达500千米。
11月15日,2022年中国氢能产业大会开幕,17个氢能产业重点项目启动、投产、签约,其中丹灶项目有6个,涵盖氢能交通、氢气储运、氢能燃料电池以及氢水种养殖等领域。在同日开幕的第六届中国(佛山)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及产品展览会上,“丹灶元素”更是备受关注。
11月16日晚,丹灶镇趁热打铁,借助中国氢能产业大会这个国际平台,采用“引进来”和“走出去”两条主线,举办“仙湖氢谷之夜”活动,诚邀近百位行业专家和展商,围绕氢能产业共谋合作良机。对追梦者和企业家来说,有为之乡有着优异的营商环境,是可以心无旁骛、凝神聚力成就事业的地方,欢迎更多优质氢能企业把丹灶作为落户南海的首选地。
南海区副区长黄智斌、秀芳,丹灶镇党委书记何敏仪,镇党委副书记张国欣等参加当晚活动。
精准推介
诚邀企业落户共迈氢未来
添加微信好友、推介各自项目、询问产品性能、了解对方需求……活动开始前,近百位行业专家、展商和区镇招商工作人员便开始了深度交流,扩大“朋友圈”和挖掘潜在合作对象。
“我们先加个好友、留个电话,后期在微信上详细交流。”来自安徽合肥的科威尔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华北区销售总监李峥说,不到一个小时,已经有几十位公司负责人加了他的微信,这已经是他第六次来南海参加氢能大会。
“仙湖氢谷之夜”活动以一场醒狮武术表演拉开序幕,展现了丹灶的气势和热情。活动中,张国欣结合丹灶氢能产业优势和企业需求,从丹灶概况、仙湖氢谷、发展成效、服务团队等方面进行推介。他介绍,2009年,丹灶引进第一家氢能企业,从此开启了产业新赛道。从2018年起,丹灶重点打造规划面积48平方公里的仙湖氢谷,依托“一湖一城三园区”,围绕氢燃料电池、核心部件、动力总成和氢动力汽车等氢能源汽车智造产业链条,打造氢能源科技中心。
经过十余年持续不断的摸索和实践,南海区逐步形成了政策制定、产业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制定、人才培养、推广应用“六位一体”的氢能产业发展体系。黄智斌表示,目前南海氢能产业基本覆盖了氢能制储运加供应链、燃料电池关键基础材料及核心零部件、燃料电池系统和终端应用等环节,已汇集了120多家氢能企业、机构和平台,产业项目计划投资总额超过400亿元,全部达产后将形成年产值超千亿元的产业集群,其中仙湖氢谷和仙湖实验室均位于丹灶镇。
活动现场,多家扎根丹灶的氢能相关企业代表也上台分享,推介丹灶良好的氢能产业发展氛围。台下多家企业表达了合作意向,其中一家来自广州的新能源设备公司负责人表示,总部决定在丹灶设立分公司,即将启动场地建设,借力南海丹灶氢能产业集聚效应,在此深耕和加速发展。
“仙湖氢谷之夜”活动结束后,丹灶将“一对一、点对点”对接意向合作企业,促进意向项目早日签约实施,共同迈向氢未来。
以氢聚链
提供氢能产业发展丰沃土壤
启用全国首座完全商业化运作的加氢站、建设全国首个氢能进万家智慧能源示范社区项目、投放全国首批氢能共享单车、广东省首艘氢能游船下水……这些氢能关键核心技术重大突破都发生在丹灶。
回顾丹灶的氢能产业发展历程,早在2009年,这里就开始布局氢能产业。2018年,丹灶全面发力,提出高起点、高标准建设仙湖氢谷的构想。此后,48平方公里的仙湖氢谷迅速崛起,丹灶一跃成为全国氢能产业的先行地。
丹灶氢能产业自主创新与产业转化不断取得突破,例如在丹灶镇建设的鸿基创能燃料电池高性能膜电极产业化项目,就建成了高性能燃料电池膜电极和电解水制氢膜电极的自主产业化生产线,填补国内在这些关键核心零部件领域的缺口;佛山攀业氢能的燃料电池系统已经率先成功应用到了通信基站、电动叉车、电动自行车、游览车和无人机等诸多领域;而在佛山仙湖实验室,战略科学家程一兵正与陶瓷企业合作,积极研发氢氨融合的高温燃烧技术……
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远。依托一流的产业载体,丹灶持续完善氢能产业链条,重点围绕质子交换膜、催化剂、碳纸、电解水制氢装置、整车等环节补链强链,成功引进国家电投、康明斯等重点企业和项目。
同时,张清杰、李骏、郑津洋、程一兵、叶思宇等院士团队扎根丹灶,带来氢能行业顶尖资源,佛山仙湖实验室等重大科创平台在丹灶快速发展,强化在氢能材料、关键部件、核心装备和应用安全等方面的技术支撑。
丹灶镇已形成了涵盖从富氢材料及制氢设备研制、加氢,到燃料电池及核心部件、动力总成和整车生产等环节的较为完整的、具有国内自主知识产权的氢能产业链条。
以氢赋能,以氢聚链,丹灶能够为南海氢能发展提供丰沃土壤。张国欣表示,丹灶是一个文脉深厚的地方,也是一个产业兴旺的地方,还是一个充满温度的地方,丹灶的未来与氢能密切相关,欢迎大家来仙湖走一走,看一看,丹灶镇政府的企业服务团队也很期待在丹灶为大家服务。
记者手记
丹灶:让你心无旁骛成就事业
丹灶是座什么样的小镇?不同的丹灶人会给出不同的答案。
对企业家来说,丹灶是大湾区新兴产业集聚发展标杆镇,这里有着优异的营商环境,是可以心无旁骛、凝神聚力成就事业的城市。
对追梦者来说,丹灶是创新小镇、创业之城,这里鼓励创新、宽容失败,是梦想能够照进现实的有为之乡。
对爱生活的人来说,丹灶不断优化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布局,是持续将优化医疗卫生、优质教育资源供给等民生实事落到实处的幸福之城。
丹灶满足了这么多人的想象与愿望,是因为丹灶镇党委政府始终提着一口气,鼓着一股劲,下真功夫、硬功夫、苦功夫、实功夫,把保障做强、把服务做实、把环境做优,为项目建设保好驾、护好航。
要载体!丹灶镇按照“项目带产业、产业延链条、链条成集群、集群建园区”发展路径,形成仙湖氢谷、智能安全产业园、南海日本中小企业工业园、瞪羚动力谷、联泰科技园、中岩泰科产业园、联东U谷、澹浦科技园等各类产业载体超175万平方米。
要政策!丹灶创新出台了八个“黄金十条”,大力扶持上市融资、科创研发、人才团队、品牌标准、数字化转型、新能源汽车产业、智能安全产业和生命电子产业。
要服务!丹灶深入推动佛山“益晒你”企业服务体系,率先成立重大招商项目专职专班工作制,比如成立徐工办、康明斯办、国电投办等精准服务机构,为客商提供洽谈、签约、落地、进驻、建设、投产等一条龙闭环式服务。
要上市!丹灶大力实施“510”工程,通过优先出让土地、加大扶持奖励、链接上市资源、提供精准服务,用五年培育引进超过10家上市企业,构筑大湾区上市企业的高地。
如今,面积约140平方公里的丹灶是粤港澳大湾区日本中小企业集聚度最高的地方之一;丹灶也是中国安全产业的集聚地,成为这个领域的“超级明星”;丹灶还是佛山院士项目最多的镇之一;丹灶成为中国氢能产业的策源地,走在了中国氢能产业的最前列。
小镇拥有大格局和大梦想,您给丹灶一个机会,丹灶给您一份美好!
文/图珠江时报记者李阳通讯员丹宣(署名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