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桑梓情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08月05日 星期日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九旬老伯二次创业让小黄鸭成经典鸭

 
档案
林亮
南海旅港乡亲、香港永和实业集团主席、中国玩具界泰斗、香港著名工业家。
林亮在1948年生产了香港第一代塑胶玩具小黄鸭,1960年成立永和实业,生产各款玩具,1987年将变形金刚玩具引入内地,被誉为“中国变形金刚之父”。
2015年11月,香港工业总会授予林亮“香港杰出工业家奖”。

    被称为“中国变形金刚之父”和“小黄鸭之父”的林亮,是南海乡亲。

    从小立志“工业救国”的他,早年用小黄鸭开始玩具创业,并打败了称霸玩具界的日本鸭仔;改革开放之后,他不忘桑梓回乡办玩具厂,先后投资2000多万美元,带动南海经济发展,他还躬身践行公益,为家乡捐资逾千万元。

    90岁那年,林亮开始了第二次创业,用生命践行“梦想未圆奋斗不止”。

    从小立志“工业救国”

    林亮出生于1924年的香港,祖籍南海黄岐六联,从小家庭贫困,祖孙三代挤在板间房生活,林亮与母亲曾从香港回到南海盐步居住过。1941年,父亲惨死在日本侵略军的屠杀之下,国恨家仇激起了林亮心中的民族情怀,他立志要为国家做事。

    二次世界大战后的香港一片萧条,年轻的林亮告别家乡,揣着拼凑来的100港元,只身到香港闯天下。当时的市场上充斥着日本玩具,从中看到商机的林亮转行在永新塑胶厂打工。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街上见到了日本的玩具鸭,那是用赛璐珞制作的玩具——易燃、按瘪了无法还原、碎片容易割伤儿童。“为何不用聚氯苯烯塑料来制作玩具?”日本小鸭触发了林亮的灵感。

    1948年,林亮建议永新塑胶厂用新型塑胶生产小黄鸭,随后便开始了自己的玩具王国创建之路。由于质地坚韧、造型可爱,林亮的鸭仔一经推出就大受欢迎,一举击败了称霸玩具行业多年的日本鸭仔,“工业救国”亦不再是林亮停留在嘴边的一个口号。

    时间推移到1978年,内地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敢闯敢干的林亮果断北上,1979年在东莞成立了内地第一家玩具厂;1982年又在南海投资30万元,成立了一家玩具制造厂。

    转眼间40年过去了,原本几十人的小工厂也已扩充为近万人的大企业。作为首批在南海投资的香港企业家,林亮先后在南海投资2000多万美元,在盐步兴办多家

    企业。此外,他也带动诸多外商投资南海玩具行业,培育了一大批玩具行业人才。“当时在我这里打工的员工,后来自己开公司的起码有二三十人。其中有一位已经是两家上市公司的老板。”林亮说。

    90多岁高龄再塑“小黄鸭”

    步入九旬那年,林亮决心重拾初心,二次创业。

    2011年,在《玩具港》发布会上,更名为“经典鸭”的“小黄鸭”首次“复活”并备受热捧,林亮深信, “经典鸭”仍大有可为。随后,受邀为第48届工展会设计吉祥物的林亮与年轻设计师共同设计出工展鸭,参与此次设计更让他备受启发。

    2013年,平静的维多利亚港迎来大黄鸭,引爆集体记忆,林亮意识到,这是续写“经典鸭”故事的最好时机,遂于2014年成立得意创作有限公司。2015 年 7 月初,“经典鸭”在香港贸易发展局旗下的设计廊举行产品发布会,除了塑胶鸭,还推出手机壳、钱包、钥匙扣等衍生产品,鲜黄色的鸭子形象朝气勃勃。

    “以前设计创造黄鸭是为了谋生,到现在算是小有成就不用闯世界了,很多人都对我继续坚持开拓感到疑惑。”在他看来,二次创业不在挣钱,而是向更多人传递“匠心”。

    “我的鸭仔并不是一只简单的塑料玩具,它是有任务的。我希望它带来的不仅是利润,而是更多文化内涵。”在今年6月举行的第九届童玩节上,林亮向乡亲们娓娓道出了小黄鸭的设计理念。

    他认为,在“经典鸭”身上,不

    仅可以延续打造自家品牌的梦想,更具有沉淀的历史、原创的文化、温馨的亲情及重生的意义,“希望所有孩子学会分享,互相嬉戏、尊重和创造美好生活,让子孙后代继续享受和平、友谊和繁荣。”

    为家乡捐资超千万元

    林亮创业致富后不忘回馈社会。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康奈尔大学,有一个以林亮名字命名的“林亮教育基金”,以资助那些成绩优异的中国贫困生前往该校就读。

    “我也是曾经穷过的人,现在生活好了,在力所能及时,能帮多少是多少。”1995年,林亮一次性捐赠50万美元设立该基金。

    不仅如此,数十年来,林亮奔波于南海大地,躬身践行公益,关注贫困学童的教育问题,为家乡南海的学校、医院等机构捐资亦早已逾千万元。

    遇到需要帮助的人,林亮总是慷慨解囊,但对于自己,他却略显吝啬。林亮的妻子戚小彬回忆,林亮多年来为公益事业贡献大量精力财力,却有一件穿了至少15年的打着补丁的睡衣。还有一个寒冬,林亮情愿省钱捐赠也不愿添置一件棉袄,他说少买一件衣服可以多帮几个孩子交学费,还是别买了。

    在林亮的带动下,旅港乡亲邵亮标首次资助12位孤儿求学,并踏上慈善助学之路。林亮还把合作对象“孩之宝”企业负责人带回南海,联合成立“孩之宝-永和”教育基金。

    “林先生的慈善观念深深地影响了我们兄妹俩,我们希望能把这种慈善精神继续发扬下去。”曾受林亮资助的黄春劲也从林亮手中接过公益接力棒,走上了公益之路。

    文/珠江时报记者 苏绮玲 杨慧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珠江时报社

珠江时报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