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湖社区龙光君悦龙庭楼长蒋琳当好邻里“大管家”
一根棉签化解邻里纠纷

■蒋琳(右二)对小区内的消防安全、卫生设施进行检查。 通讯员供图

人物档案 姓名:蒋琳 简介:狮山镇罗湖社区龙光君悦龙庭16座楼长,现年49岁。负责在业主与物管、邻里之间担当“桥梁”,充当党的声音的传递员、邻里纠纷的调解员、物管工作的监督员。他是新南海人融合共建“家·南海”的典范。

身背黑色公文包,一个红袖标……家住狮山镇罗湖社区龙光君悦龙庭16座的蒋琳,每天在楼层间穿梭。他先后担任小区邻里中心秘书长、义工队队长、16座楼长,在小区居民心中,他既是“贴心人”又是“大管家”。
从湖南来到广东工作已有20多年的蒋琳,自2016年开始扎根在罗湖社区。他以一名“外来人”的身份,见证了小区从稀稀落落的住户入住,到停车场被小车塞到满满当当的过程。而他通过积极参与小区基层治理,在耸立的楼盘和铁栅栏围中,逐步成为人人皆知的“社区人”。
﹃一根棉签﹄查个﹃水落石出﹄
在楼栋管理中,邻里间的房屋漏水纠纷,比较常见也难处理。一来源头有时比较难发现,二来牵涉到的住户可能较多,往往容易引发矛盾纠纷。今年年初,16座楼的一起房屋漏水引发的纠纷,当事人便打电话向蒋琳求助。
当事人是11楼住户,多次遭遇楼上漏水,导致他的家具损坏,于是他找到了12楼的住户,要求解决维修和赔偿等事宜。经过维修,漏水情况仍然没有得到改善。双方开始产生怀疑,矛盾愈演愈烈。
获悉情况后,蒋琳立即去现场查看。“渗漏情况确实比想象中要严重。”蒋琳回忆起当时11楼住户的情况,雪白的楼板和墙壁已经发黑发霉,新买的家具也被水浸泡受损。
蒋琳随即联系了12楼的住户,说明了情况并提出要上门查看。在双方共同查看的情况下,该住户顶楼、墙壁、地板和卫生间地面等均没有渗漏情况。蒋琳又仔细查看了靠近阳台的水管,猜测可能是水管的转角处在渗水,但由于水管太细,必须撬开查看才能确定。
如果撬开水管发现问题不在于此,这个损失又该谁负责?此时,撬开水管后带来的不确定风险和经济损失,让双方业主僵持不下。
“既然手指摸不到,那就用棉签试试吧”蒋琳灵机一动,向住户要来一根棉签。如果棉签放进去后被浸湿,那就说明漏水节点来自于此,该谁负责也就水落石出。
双方同意约定后,蒋琳用棉签伸进水管,果然发现棉签被打湿,从而确定是水管渗漏,导致楼下地板和墙面等发霉腐烂。确定原因后,蒋琳迅速联系物业对该户进行进一步排查和维修,并最终达成协议,两家重新握手言和。
“没有楼长的调解,我们两家的纠纷不知道会闹到什么时候。”采访当日,当事人向记者表示,事情如今不仅得到圆满解决,在“和事佬”楼长的带动下,借助频繁开展的文娱活动,邻里关系也逐渐得到修补。
“相聚一起不容易,大家一定要相互关照。”蒋琳说,作为楼长,为大家化解矛盾是我的职责。
﹃单车挂牌﹄盘活住户空间
非机动车停放是近年来城市公共管理中的难点,更是小区居民投诉的热点。记者走访发现,在蒋琳负责的楼栋里,其地面的公共空间,电动车停放整齐有序,统一的小车牌,让人看着舒心。
据了解,为解决小区公共空间非机动车无序停放,影响小区容貌的情况,蒋琳梳理分析、自查自纠,形成了一套优化停车秩序的管理方法。
“我们改良了其他楼栋的管理经验,向有需要的住户都派发了3个电动车车牌,并叮嘱大家挂在车上,按规范停放。”蒋琳说,除了建立了规定之外,还严格落实长效管理考核,提高每天的巡查频次,发现违规停放问题,及时通知业主处理。
16座共有72户住户,蒋琳都为其配备了车牌。蒋琳向记者展示时,每一个都如数家珍。小小的车牌不仅代表着业主的车辆财产的“身份证”,更是蒋琳敲开业主大门、打开楼长工作局面的“钥匙”。
有言道“小区事务非小事”。平日里,保障业主财产安全、整治乱停乱放、做好相关台账,督促有序取出合理停放……是蒋琳每天固定完成的任务。
蒋琳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为住户服务,是众多楼长中的一个缩影。“如果说城区街道、公园、广场是一个城市的‘面子’,那么小区就是城市的‘里子’。”蒋琳表示,“里子”尽管隐蔽,却是离百姓最近的地方,“里子”的好坏,与住户的居住环境、民生福祉紧密相连。“只要我们还能做,我都愿意为大家服务。”
谈及做楼长如何保持热情,蒋琳说:“其实我为居民做的都是小事,居民对我的认可是我最大的动力和鼓励,今后还会一如既往地为打造和谐文明小区发光发热!”
文/图珠江时报记者梁凤兴
通讯员叶芷